晚上10点23分,当我还在考虑夜宵吃什么的时候,在北京宋庄著名雕塑家钞氏兄弟正在将最新的雕塑作品放到炉子里开始烧制。
“一双鞋子需要烧两天,到做成成品至少要烧4、5次,这是在中间没有残次品的情况下”钞氏三兄弟中的老二钞子艺说。在烧制作品期间,双胞胎(钞子艺、钞子伟)兄弟俩两班倒。请其他师傅照看不行吗?我们问。钞子艺笑了笑。
事实上,不是不放心,而是两兄弟对雕塑这门手艺太痴迷,烧制陶器是门大学问。已经是雕塑名家的兄弟俩,前几年专程到景德镇学习最传统最正宗的陶瓷烧制技艺。
2016年10月5日,我和朋友去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看展览,整个展厅有上百家参展商作品更达上千件,唯独鞋子雕塑展区的人最多。我和朋友兴奋地跟鞋子合影。转眼不过2个月,受学校徐云浩书记的邀请,说我们的校友著名雕塑家钞氏兄弟想邀请在京的老师、同学去工作室参观。直到上午到达目的地,我才发现,原来两个月前那些被众人关注的作品,出自学长之手!
问道108
学长出自陶艺世家祖孙三代人都做在做同一件事儿:潜心研究陶艺。学长师从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老师,现今已经多次摘取业内顶级大奖、取得不菲成就,仍然坚持攻读韩教授的博士学位。“在佛教里,凡人一年会有108种烦恼,而佛法可以使之消除。我们的‘问道108’系列鞋文化,想要展示的是从汉唐到21世纪国人鞋子的演变,以此与国人一起回顾我们的民俗文化,更多的还是想为鞋子正名。”钞子伟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自首脑下到普通百姓,每个人一出生都离不开鞋子,它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钞子伟说,“但是我们很少有人关注过鞋文化,甚至在传统的观念里鞋子被赋予的都是贬义,这是很难理解的。”在钞氏兄弟看来,用雕塑的形式把鞋子这种“忍辱负重、奋力前行、勇攀高峰、默默付出”的精神,做传播做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鞋系列,“消失的记忆”、“ 远去的文明”、“ 百年问道”、“ 红色经典”都是钞氏兄弟雕塑中的代表作。跟印象派、现当代抽象派艺术家雕塑家不同,钞氏兄弟关注的大都是历史的、人文的、已经消失或者将要消失的物件,比如古代的房屋门楼、比如海上丝绸之路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南海一号”,比如寓意中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东方红拖拉机”,比如8年抗战……把宝贵的记忆、民族的文化财富和普通百姓的民生百态做复现做传承,这是他们最擅长最如意的。
执念,20年如一日的执念
通常,一个作品,不算构思的时间,仅仅用在制作上,都要10个月甚至好几年。这些手工活,当初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毕竟,艺术这东西,投入与产出并不一定成正比。
从1998年来到北京,这将近20年的时间,兄弟两人始终围绕雕塑做事情。“当初也有很多选择,刚毕业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工资,那个时候还是挺不错,但是如果你为了那个高工资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家族的期望和文化传承,我们会后悔一辈子!而且,要做成一件事,得有更广阔的视野,还要具备更专业的技能,所以,必须走出去小天地。”钞子艺谈及坚持雕塑事业的初心。
技、艺、道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那个阶段所独有的感受、记忆,你不能顾此失彼,既然选择了雕塑这门手艺,就要舍下利益、放下浮华。刚到北京,钞氏兄弟吃了不少苦,最初的雕塑作品并不能立刻变现。农村出身的他们靠着那股坚韧劲儿,用中国最传统的工匠精神埋头于雕塑事业,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并最终收获成功。
有位著名画家曾说,宋庄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地方,这里有方方面面的人。就跟宋庄的地标七色塔一样,这些人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处在不同的阶层。最底层的是泥土,它是根基是普罗大众,然后是瓦片、锡、铁、铜、白银、黄金,金字塔顶尖的,永远是最少的。土生金,它也象征着人类艺术从乡村的泥土中走出,达到越来越辉煌的未来。
艺术甚至个人能力,都可以从“技、艺、道”三个层面做划分,没有最基础的技能哪来的艺术,有了艺术就能掌握艺术之道了解生活之道了吗?已经参透雕塑之道、深谙生活之道的钞氏兄弟说,大道至简,止于至善。
有些人喜欢热闹喜欢刺激喜欢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有些人甘愿寂静守得住冷清愿意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惟精惟一,体验生命的质感。钞氏兄弟明显趋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