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氏兄弟,《祖辈--远行》,陶瓷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钞氏兄弟,《祖辈--守望》,陶瓷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钞氏兄弟,《祖辈--团圆》,陶瓷
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
钞氏兄弟,《祖辈--偕老》,陶瓷
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钞氏兄弟,《百媚--洞房花烛》,浮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
钞氏兄弟,《百媚--守望》,浮雕
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钞氏兄弟,《父辈--寻梦》,陶瓷
此外,七夕节又被称为单身女性节,中国古代,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即使是春节,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着新衣服去串门,家中一般使唤男子走亲访友,只有在七夕节,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
钞氏兄弟,《小辈--中国梦》,陶瓷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钞氏兄弟,《小辈--中国梦》,陶瓷